“与当地民众交往就是以心换心。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前夕,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向小侨表示,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,该校120余年来与当地社会携手共进的历史实践表明,海外华文学校能够在其间发挥搭建沟通桥梁、促进彼此理解的重要作用。
2019年,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行的醒狮点睛开光大典活动。 受访者供图
一直以来,身为校长的张岩松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大门前,与进校的学生互道早上好。久而久之,路过的当地民众也加入问好行列,与他聊上两句家常。两年前的开学季,照例在门口迎接学生的张岩松发现,一位穿着崭新校服的日本小女孩背着书包从不远处的电车站里跑来,正是他不知姓名的“小熟人”。女孩所在的保育园在横滨山手中华学校附近,自入园起,她每天早上都经过学校门口去上学。每次路过,张岩松都会和她打招呼。“最开始我和她摆手,她冲我笑;后来我问早上好,她就很有礼貌地鞠躬,回我早上好。”从躺在婴儿车里,到牵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,张岩松作为一个“熟悉的陌生人”,见证了女孩的成长。
这样的“情景对话”每天都在上演,直到那天女孩在他面前站定后,鞠了一躬说:“谢谢。”张岩松明白,这是女孩升入小学前的告别,此后她不再会经过张岩松所站的学校门口,所以专程来道谢。女孩的举动让张岩松深受感动。在他看来,所谓“民心相通”,正是来自于也体现在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这样日常交往的点滴中。自1898年建校以来,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润物无声地融入当地社会发展,已然成为当地民众心中来自民间的“中国代表”,不少当地人在提及中国人时,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所华校。2016年10月1日,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师生们参加中华街区内的盛大游行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,许多日本民众看到报道,自发来到横滨山手中华学校,希望学校可以帮助接收捐款,并转交前线灾区。“来学校捐款的大多是附近的日本居民,有的不知道官方的捐款渠道,有的走了很远的路,只为了把钱送到中国人手里。”张岩松说,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心,更深刻理解了海外华侨华人特殊的“桥梁作用”。他认为,海外华校肩负着向学生解释住在国社会、祖(籍)国社会与华侨华人社会的使命,因此形成了三种社会互通共融的特殊语境,在推动文化交流、民间友好上拥有独特的优势与责任。2011年,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与当地政府签约,成为横滨市唯一一家非公立学校的海啸避难场所。张岩松回忆,当时学校考虑了很久,因为签约意味着,如果发生海啸,学校将敞开大门,无条件接受所有人来校园避难,无论来者何人都不能拒绝,还要免费提供食物与住宿。“最后我们一致认为,出于人道主义考虑,应当签约。”他说。
善意的流动也从来都不是单向的。由于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操场规模较小,难以容纳全校师生举办运动会,迁入新校址以来的10余年间,学校都借用周边日本学校的操场举办运动会。与此同时,学校也向周边的日本幼稚园、保育园免费提供校园活动场地,并常年保持与当地日本学校的交流,邀请当地学生前来体验包饺子等中国风俗。“学会包饺子,他们觉得很有趣,我们的学生也感到非常自豪。”在张岩松心中,这样贴近生活的交往活动是践行文化自信的最好尝试。他希望,未来学校能在此基础上举办更丰富多元的活动,探索海外华校建设中华文化中心的可能性,让更多当地人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华文化。